首 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
互联网开创电子政务新模式
发布时间:2015-12-05 10:08:36 作者:SystemMaster 来源: 文字大小:[][][]
分享到:
  用平台战略替换孤岛模式、用数据资源驱动政务创新、用云网端重构基础设施、用政务超市打造便民服务,才能实现传统政务转型升级。
 
  当前全球各国政府面临着一系列共同的现实挑战,包括经济复苏缓慢、人口老龄化、自然环境污染、城市病、恐怖袭击等。针对这些新常态下的新问题,就中国而言,传统政务的调控治理愈发不能满足产业、民众的诉求。通过创新性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是提升政务能力的有效手段,而这一创新手段正是“互联网+”。
 
一、传统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
 
  据中国电子政务论坛发布的《电子政务蓝皮书: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(2014)》,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呈现总体平稳态势,电子政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,政务应用也在快速发展。数据显示,截至2014年年初,各级政府网站普及率不断提高,我国副省级以上、地市级、县级地方政府网站覆盖率分别达到100%、100%、80%。同时,中央各部委的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已经达到80%以上,省级政务部门业务应用覆盖率达70%以上,其中财政、公安、人社、国土、工商、税务、住建、环保、质监、卫生与人口、食药监、统计等省级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100%。副省级、地市级、区县级政务部门业务应用覆盖率分别达78%、39%和46%。在电子政务快速发展的同时,我们也发现传统的电子政务存在很多问题。
 
  建设规划不统一,重复建设很严重。由于很多省市无统一的电子政务审批程序,所以电子政务建设中多头管理、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情况较多。比如在网络建设方面,由于管理要求不同,各家单位建设有电子政务外网、业务专网、二级专网、互联网,各个网络之间采用隔离方式组网,造成网络资源及接入资源利用率很低;在计算和存储资源方面,很多单位的运行设备资源使用率低,资源浪费严重;在业务支撑软件方面,存在重复采购操作系统、数据库、中间件等支撑软件,造成极大的投入浪费。
 
  业务协同不规范,信息共享很困难。过去大部分厅局单位未建立数据交换体系,同时应用系统使用面较窄,各单位的技术水平不同,应用系统可扩展性较差,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,大量信息资源无法发挥作用,难以满足各级各单位业务协同需求。
 
  管理体系不落实,保障制度难执行。很多单位存在电子政务主管部门不统一,技术、管理职责分工不明确,机构性质不一致等问题,造成电子政务工作无法统筹。加上很多单位缺乏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,导致管理水平低下。
 
  安全保障不到位,信息安全隐患大。很多省市尚未建立覆盖全省的信息安全监测、应急响应、测评等基础安全资源,不能有效支持政府公共服务、协同监管和领导决策。仅数据备份和容灾方面就暴露出很多问题。很多单位受自身条件的制约,灾备体系不完善,数据安全隐患极大。
 
二、“互联网+政务”的转型举措
 
  从“传统政务”到“互联网+政务”是一种服务式转型升级。面对传统电子政务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困难,只有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与服务能力,用平台战略替换孤岛模式、用数据资源驱动政务创新、用云网端重构基础设施、用政务超市打造便民服务,才能实现传统政务的转型升级。
 
  制定“互联网+政务”战略。“互联网+政务”的战略就是“大平台+大数据”战略。基于通用性基础资源,构建统一政务平台,供各级政府、不同部委随需使用。政务大平台建设拥有很多优点,包括即插即用、资源共享(硬件、OS、中间件)、跨部门汇聚数据、技术标准化、易于监控、统一采集、一体化运营、领先技术快速推广、聚焦应用层创新等,在大平台之上运营政务数据共享机制、政务数据交换体系、政务数据开放目录,不同政府部门可根据职能与治理特点专注于政务服务创新与完善。
 
  落实“互联网+政务”组织。“互联网+政务”的平台战略由于其崭新的意识形态、技能要求、服务定位,必须由创新型组织规划执行。因为云平台与大数据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,建议合并传统政府数据中心的资源与人力,由政府一把手挂帅强力推动,在省级、部级、国家三级专设数据政务办公室,集权督办大平台战略的落地实施,负责统一云平台建设、全国政务大数据汇聚交换、对接各级政务应用等所有相关工作,而其他厅局单位则转型为数据应用、政务服务开发角色。这一模式已被互联网公司证明十分有效。
 
  构建“互联网+政务”基础设施。互联网时代的“核动力航母”就是科技含量极高并能海纳百川的云计算平台,由多个云数据中心组成的分布式、跨地域政务大平台,贯穿打通现有政府不同部门间的纵向(中央到地方)、横向(跨部委部门)网络,成为每个国家政府治理的基础设施,日日夜夜支撑国家所有政务服务的访问处理、海量政务数据的流动与分析,成为实时连接社会大众与各级政府的“电力网络”。
 
  运营“互联网+”创新应用生态网络。为打造领先、高效、协同的政务服务体系,政府要将整个政务流程的每个环节交给最擅长的内外部组织承担,前台更贴近大众,中台更实用互通,后台更高科技。前后采用互联网应用流行入口(例如支付宝服务窗、淘宝政务店、微博政务号),打造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“淘宝体”,打造“政务超市(亲民政务环境)”、“政务口碑(点赞、差评实时反馈机制)”、“政务小二(服务大众意识)”、“政务快递(便利于民)”,让百姓像逛淘宝一样“逛衙门”。中台是政府各条线负责各类行政审批与便民服务的后台业务管控,构建政务开放平台与百姓日常惯用的便捷互联网支付手段结合,对接政府和企业,汇聚全民大数据。后台是政务大平台使用国家级云计算服务,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由政府运营,地方与中央不同政务流程间关联互通。
 
三、“互联网+政务”的创新案例
 
贵州省和浙江省率先创新“互联网+政务”新模式。
 
  “云上贵州”打造全国政务云典范。2013年6月,贵州省被列为首批全国“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”实施试点省份,贵州省提出在现有基础上建设集中统一的区域性“政务云”,支撑各部门业务应用发展,防止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,促进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,增强电子政务安全保障能力,推动电子政务朝集约、高效、安全和服务方向发展。
 
 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贵州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“云计算和大数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”,共同建设数据贵州。2014年10月15日,贵州省“7+N”云工程建设中的“云上贵州”平台完成上云,成为全国首个全面搭建在阿里云“飞天5K”平台上的电子政务体系。在“贵州7+14朵云”总体建设框架下,依托阿里飞天云基础平台及贵州已建的战略性信息基础设施,首批引入贵州七个委办局,实现36个办公系统全面上云,力推大数据,实现电子政务、智能交通、智慧物流、智慧旅游、工业、电子商务、食品安全“七朵云”。
 
  阿里云的引入,帮助贵州政府实现了数据资源“统一应用、统一存储、统一管理、统一运营”的“四个统一”,建立了贵州全省统一的基础系统平台,对数据存储资源、计算资源和带宽资源实施集约化管理,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。经贵州大数据办调研,购买云服务可比自建自运维节省50%以上的资金投入。
 
  “浙江政务超市”实现全省便民一张网。浙江省杭州市从2012年12月起启动政务云建设,总体目标是建设“智慧城市”和带动产业发展。目前,杭州市把阿里云计算作为杭州市“智慧经济”建设的统一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基础服务平台,使得智慧城市的投入能够产生足够大的效益,让智慧城市具有可持续商业运营的能力。
 
  截至目前,平台已经为市级25家部门单位的42个应用系统提供数百台云主机和云数据库服务。在平台建设过程中,不断完善制度和机制,逐步形成了“六个一套”,即一套工作流程、一套业务监管机制、一套岗位职责、一套技术性能指标、一套技术规范、一套安全保障措施。
 
  除此之外,基于云计算的浙江政务服务网已经开通运行。通过这个运行在阿里云计算平台上的“政务超市”,网民可以像“逛淘宝”一样“逛衙门”,省市县三级政府审批事项均可一网搞定,并可使用支付宝轻松缴费。这是中国首个淘汰自有数据中心、运行在云端的省级政务网站,也是中国目前访问速度最快的政府网站。

Warning: fopen(./548.html) [function.fopen]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Permission denied in /www/wwwroot/www.1454.cn/includes/func/common.inc.php on line 380

Warning: fwrite(): supplied argument is not a valid stream resource in /www/wwwroot/www.1454.cn/includes/func/common.inc.php on line 381

Warning: fclose(): supplied argument is not a valid stream resource in /www/wwwroot/www.1454.cn/includes/func/common.inc.php on line 382